世界经济是否正趋向「去全球化」?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打响,并在疫情期间趋于白热化,投资者们纷纷表现出了对去全球化趋势的担忧。由此有人认为世界通过贸易建立的联系正在逐渐减弱,而这可能会对金融市场、GDP增长和企业利润带来负面影响。
先来看看好消息:截至2023年底,世界经济的去全球化趋势并没有迅速推进。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企业利润率产生的益处保持不变。尽管其间遭受了两大严重打击:美国对许多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及因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制裁,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贸易冲击。
我们对贸易数据的分析表明,供应链具有灵活性和韧性,生产也正在向其他地方转移。大部分的供应链正迈向多元化——可以说是逐渐趋于成熟,而不再过度集中于中国。这将惠及许多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也预示着全球贸易体系具有韧性,能够抵御未来的经济冲击。
市场亦出现略为消极的声音:在几种关键进口产品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药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和先进武器部件],美国仍然严重依赖中国,这引起了两党对国家安全风险的极大担忧。
11月下旬,拜登总统援引《国防生产法》(该法案曾在二战中用于将工厂转为军事用途),以促使关键生产重新回流至美国(也就是以前转移至其他国家的企业运营回归美国),而此举的部分原因就在于美国的药品短缺。
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受益国家、关键商品的前景以及后续几年中「回流潮」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数据:全球化与不断变更的供应链
由于中国从2018年开始就处于贸易紧张局势的中心,因此如果世界正在去全球化,那么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应该会不断下降。但是,事实上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却在上升。同样上升的还有:全球货物贸易对于全球工业生产的比率。1
去全球化在整体贸易数据中并不明显
%;比率指数按2018年=100基准编制
然而,各国之间的分化暗流涌动。从2000年代开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确立了出口的霸主地位,在美国进口份额中的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后,在2018年开始的持续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中的占比则是经历了大幅的下降。
作为贸易战的一环,美国对大约66%的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贸易格局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中的占比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有所下降,但相关降幅被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印度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增幅填平。(在此期间,中欧和东欧、中东和非洲国家在美国贸易份额中的占比中并无上升。)
中美贸易战成就进口份额的赢家与输家
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个别国家的变化。在对美出口份额上升,填补中国流失份额方面,哪些经济体的表现最为突出?墨西哥和越南是受益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泰国也有着显著的上升。另一个在国家层面上可以看到的重大转变是俄罗斯:俄乌战事持续以及自冲突爆发后遭遇前所未有的制裁,直接导致了该国贸易份额的流失。
墨西哥、越南、印度和泰国的美国进口份额获得了最大的提升
美国对中国关税商品的进口减少约700亿美元。我们的分析显示,在这种情况下,越南的关税商品出口增幅最大:上升170%。但以美元计算,墨西哥的增幅最大,超过1,530亿美元。这些出口商品中最重要的是:半导体和相关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以及受对中国征收25%关税影响的其他产品,例如从含沥青矿物中提取的油。
附录包括一份表格,当中列出中美贸易战中被加征关税的商品,以及美国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从份额变动最大的五个国家(中国、墨西哥、越南、印度和泰国)进口这些商品的价值的变动情况。
随着美国减少对中国关税商品的进口,墨西哥和越南赢得最大份额
即使没有爆发贸易战,一些贸易也可能会从中国转移。中国一直在往价值链上游转移,将较低附加值的生产离岸外包至成本更低的地方。例如,在我们所讨论的这段期间内,中国机械设备出口的附加值大幅上升,而服装出口的附加值则出现萎缩。2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将复杂程度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留在中国逐渐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考虑到如今美国对中国尖端出口产品(包括生物技术和先进武器部件)的依赖,中国的产业升级增加了美国去风险政策实施的难度。随着中国日益通过其各种自身优势条件、激励措施和经济特点,围绕尖端出口产品建立护城河,3 美国就会更难以在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关键领域减少来自中国的风险。
转运、增值和进口替代
更笼统地说,我们无法准确判断贸易战、中国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或俄乌冲突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但我们通过对贸易数据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 ,得出了一些结论。4
此外,我们的分析支持以下观点:越南的贸易改道(通过第三国转运货物)现象比墨西哥更为明显。具有附加值的国内生产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墨西哥的出口增幅。5 墨西哥对美国出口增长的这种特点支持以下观点:得益于墨西哥与美国铁路系统的接壤与联系,美国的进口基础正在建立更大的韧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该主题的大量研究,从企业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生产回流(或「近岸」外包)巩固其供应链。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回流」、「在岸外包」和「近岸外包」等词在企业财报中被提及的次数增加了「近10倍」。6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立法者对较高附加值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2018年美墨加协议》的「原产地规则」规定北美要素投入生产,尤其是在汽车行业。7
然而,墨西哥的回流活动不太可能会对就业产生过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墨西哥制造业的就业份额实际上有所下降,8 原因可能是工业自动化。这可能反映一个更大、更为普遍的转变: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可能会转向这样一种状态:企业首要寻求优化的并非最低劳动力成本,而是其他成本因素,如运输成本等。9 就此而言,墨西哥表现突出,该国到美国的运输成本远低于中国。
墨西哥因该国到美国的低成本运输而表现突出
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和设备)出口的急剧下降也受到中美贸易战的牵连:这类出口较2016年下跌了约54%。中国的半导体出口无法由其他芯片制造商轻易取代,特别是因为中国专门出口利润率不高的「传统」(不太尖端的)芯片。
这种缺乏替代品的情况,很可能是美国在2021年遭受通胀冲击的一个重要因素10—汽车芯片和其他非必需品的严重短缺是2021年通胀冲击的源头。11
这表明了全球贸易体系存在脆弱性,同时也说明关键进口商品如此高度依赖中国(我们接下来讨论这一话题)不仅会带来国家安全风险,还会带来经济风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供应链的回流长远而言可以为贸易体系建立更大的韧性,从而有助于防范未来的冲击。
就关键进口产品而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先进武器部件等若干关键产品上对中国的依赖,是两党关注的目标,因为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被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为先进技术产品的战略性物资,美国的进口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先进技术产品包括10大类(每年更新):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子技术、信息和通信、电子、柔性制造、先进材料、航空航天、武器和核技术。12 出乎意料的是,相比其他商品类别,先进技术产品受美国关税的影响较小。
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进口受关税影响较小
在贸易战中,小部分先进技术产品被征收重税。这些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先进材料、航空航天和核技术。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多数先进技术产品不在此列: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先进技术产品中,只有约45%在贸易战中遭受关税打击。
事实上,一些战略性先进技术产品(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武器)受到的关税影响较小,而且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如今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升。就先进技术产品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没有增加关税的领域(非关税先进技术产品出口),中国的份额仍在增长:这些产品的出口较2016年增加约200亿美元。(有关支持此增幅的先进技术产品类别的突破,请参阅附录)。
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进口受关税影响较小
近年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救命药品一直在大幅增加。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认为,这构成了国家安全风险。然而,由于国内产能严重短缺,美国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更加依赖中国的药品。13
拜登政府认识到这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并于2023年11月援引《国防生产法》,以加速在国内制造基本药物、医疗对策以及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领域投资。14
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关税产品出口份额有所增长,但与此相反,对美非关税先进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却并不突出。
非关税先进技术产品出口的演变值得继续关注,因为在未来几个季度和几年内,该类别的增长可能表明制造业供应链在预期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发生变化。15 我们将密切关注跨国企业领导者的决策,目前他们仍不确定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先进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政策制定者究竟意欲何为。
如前所述,关税在将贸易重心从中国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涉及到未被征收关税并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技术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却依然强劲。相对于中国的GDP,尽管美国从中国的总体进口已有下降,但这种非关税先进技术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不仅保持稳定,现在还超过了2018年的水平。16
除去关税产品,中国对美国的高科技出口有所增长
战略性贸易将何去何从?
中美贸易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然而,当我们越细究贸易下滑的细节,就越能发现当中的微妙之处——在若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贸易类别方面,美国依然严重依赖中国。
我们预期,美国国会议员将力求在这些关键行业与中国脱钩,从而进一步去除风险。去风险努力的具体形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民主党可能会继续推动旨在降低美国生产成本及适用于其邻近贸易伙伴(如墨西哥)的政策,同时将财政资金用于增加目标行业的回流需求(迄今为止的例子包括2022年的《芯片法》和2023年的《通胀削减法案》)。17 共和党似乎主要专注于提高外国生产产品的成本(例如通过利用关税)。18
其他地区的贸易如何发展?
最后两项案例研究与当今全球化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戏剧性地诠释了贸易的灵活性,说明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制裁下,具有韧性的供应链是如何保护一个国家的进口情况。另一方面,虽然南美洲享受着灵活的全球贸易体系所带来的潜力,但其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并无增加,展示了关键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力发展)是如何妨碍贸易发展。
俄罗斯:戏剧性地诠释贸易的灵活性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与俄罗斯的贸易是近期表现出贸易灵活性的一个戏剧性例子。在过去18个月,全球制造业供应链表现出相当的韧性,从根本上挽救了俄罗斯的经济。自2022年4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所以大幅上调对俄罗斯GDP的预测,主要原因就是贸易灵活性。在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3年,俄罗斯GDP将下滑10.6%(相对于2021年的水平)。如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俄罗斯经济将增长0.13%。
俄罗斯的经济表现远远好于预期
为了确定支撑俄罗斯经济运转的转变,我们进行了类似于研究中国回流的分析,研究了2021年至2023年各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情况。由于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出口份额暴跌,这些份额由中国和印度(在较小程度上)以及土耳其、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塞拜疆等中西亚国家的大量出口份额增长所填补。
俄罗斯的贸易已从西方转向严重依赖中国
南美洲:潜力很大,增幅很小
我们曾预计,贸易多样化会为南美国家带来强劲的美国出口份额增长。这些国家拥有毗邻美国的优势,且在历史上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相反,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几乎不存在出口转移。
该地区表现落后可能存在以下若干原因。
制造业复杂性不高:在2023年美国进口的先进技术产品中,源自南美洲的比例接近零(0.31%)。南美最大经济体们的最大出口产品的是初级大宗商品:巴西的铁矿石、秘鲁和智利的铜矿、哥伦比亚的原油(和咖啡)。
拉丁美洲经济体主要出口大宗商品
质量差且贸易基础设施有限:假设南美洲国家的基础设施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缩小一半,他们的出口会比现在的水平高30%。19 运输至美国的成本很高(不同于墨西哥,南美洲与美国的铁路系统并无直接接轨)。计划中连接秘鲁太平洋海岸与巴西大西洋海岸的两洋铁路项目志向远大,目标将会降低运输成本,特别是运输至欧洲和亚洲的成本,但项目一再受挫(包括环境问题:该铁路将穿越亚马逊雨林)。20
人力资本发展相对较低(知识、技能、教育、健康和对工人创造经济价值有帮助的其他属性等储备):再加上英语水平相对较低,21 该地区人力资本发展落后,限制商品贸易,并可能还在抑制服务输出,尽管该地区的时区非常适合向北美公司销售远程办公服务。22
全球化未受影响
尽管近几年经受过几次严重冲击,但全球化进程仍未受影响。维持全球化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具有灵活性的证明。跨国公司展示了迅速适应新政策并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时调整的能力。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企业利润率保持近几十年来因全球化而实现的历史性增长。
然而,在部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域中,美国仍然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商品。我们预期,在这些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贸易领域中,领导层将持续推行致力于降低来自中国风险的政策。这种新兴挑战为新兴市场综合体中的一系列国家带来机遇。贸易基础设施、竞争力和人力资本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是哪些国家从这些趋势获益。
此外,我们的研究为看好全球股票市场中的工业板块提供了支持。摩根大通资产及财富管理部市场与投资策略主席岑博智先生(Michael Cembalest)最近在其《2024年展望》中表达了看好工业板块的观点,理由是该版块具有持久的长期增长动力和低廉的估值(尤其是相对于科技股而言)。
附录表格
关税商品贸易
先进技术产品贸易
关税和非关税先进技术产品贸易
1尽管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我们还注意到,世界各地远程办公的兴起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而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发展。Tobias Sytsma,《远程办公的全球化数字化离岸会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掀起波澜吗?》兰德公司,2022年。
2根据经合组织的贸易附加值数据库,中国服装出口的附加值份额从2000年的17.2%跌至2020年的9.4%,而中国机械出口的附加值份额在此期间从2.5%翻了一倍多至5.5%。《TIVA principal indicators》,经合组织网站,2023年。
3虽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这条「护城河」可以说包括矿藏、教育质量和制造业一体化,以及在中国制造业主导地位历史性崛起中的诸多其他因素。就近期在技术生产方面的主导地位而言:Alan Weissberger,《ASPI的关键技术追踪发现,中国在44项评估的技术中有37项领先》,技术博客,IEEE通信学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2023年3月3日。
4我们使用新的数据结构,利用《协调税则表》(HTS)编码系统来检查美国商品进口的构成。我们在最精细的层面上(《协调税则表》10位代码)考虑《协调税则表》贸易类别。
5数据公布的严重滞后使我们今天无法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然而,通过研究2018年(贸易战爆发)前后关税出口(相对于GDP)的趋势,我们见到越南对美国出口的关税商品大幅增加,而墨西哥并未出现这种情况。这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贸易转移在越南更明显,反映出商品从中国出口到越南,然后转口至美国,以规避关税。
6Kristalina Georgieva,《在最重要的领域应对碎片化:贸易、债务和气候行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博客,2023年1月16日。
7《美墨加协议》将地区价值含量要求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62.5%提高至75%,并要求生产商采购的钢铁和铝材至少有70%以北美为原产地。诚然,根据《经济学人》,中国制造商也在墨西哥建设出口基础设施,以更接近美国的消费市场,并规避关税。《为什么中国公司涌向墨西哥:墨西哥提供了通向美国的后门》,《经济学人》,2023年11月23日。
8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与地理研究所,从2019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25%。
9我们还注意到,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并无大幅低于中国。《经济学人》编制的(经调整)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通常被用于劳动力成本比较。该指数显示,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17.1%,而中国则比美国低15.6%。
10Chad P. Bown,《贸易战打了四年,中美脱钩了吗?》,Realtime Economics博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2年10月20日。
11我们认为,2021年4月标志着通胀冲击的开始。本月内,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中的汽车通胀按年率计飙升逾60%。
12国际贸易参考代码,美国人口普查局。
13Eduardo Jaramillo,《美国药品短缺凸显了对中国灰色供应链的依赖》,《The China Project》,2023年6月7日。
14《简报:拜登总统宣布了加强美国供应链、降低家庭成本和保障关键部门安全的新举措》,白宫,2023年11月27日。
15Justin R. Pierce和David Yu,《贸易碎片化程度评估》,FEDS Notes,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2023年11月3日。
16我们还注意到,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据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疫情期间出现,从此一直存在。现在,美国所报告从中国的进口远少于中国所报告对美国的出口。暂不清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但这可能意味着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量降幅被夸大了。
17关于我们对这些法律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投资影响的分析,请参阅Joe Seydl、 Jessica Matthews和Ian Schaeffer合著的《美国产业政策更新带来的机遇》摩根大通私人银行,2023年6月1日。
18我们要指出的是,2022年的《芯片法》是一项两党合作的立法,因此该声明不应被解释为非黑即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指出这一点,不仅因为这符合选举周期模式,还因为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他在2024年赢得连任,他计划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19贸易基础设施指实物基础设施与海关基础设施的总称。《贸易一体化和全球碎片化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影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10月。
20《巴西-秘鲁横贯大陆铁路的亚马孙路线备受争议》,Global Atla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ejatlas.org, 2023年6月11日。
21特别是在人均GDP方面(从寻求外包远程办公的企业角度看,这是劳动力廉价的指标),南美洲国家的英语水平得分较低(例如,相对于印度和菲律宾而言)。英孚英语水平指数,2023年。
22在向北美(和欧洲)出口的不断增长的远程办公中,大部分由东欧、南亚和菲律宾的工人所占据。 Fabian Braesemann、Fabian Stephany、Ole Teutloff等,《远程办公的全球两极分化》,PLoS One, 202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