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資產策略
聯儲局在2023年的首次政策會議上將政策利率上調25個基點,此舉一如市場此前所預期。我們注意到了三點——聯儲局並未就最近趨於寬鬆的金融環境表示擔憂;鮑威爾主席第一次承認目前經濟出現通脹下行;經濟預測將於三月份進行重新調整。這些跡象進一步表明,本輪聯儲局緊縮周期已接近尾聲。市場對此作出積極反應:股市上漲,國債收益率下降,美元進一步走軟。
這一趨勢符合我們的預期。儘管鮑威爾仍發出了「持續加息」警告,但是暗示3月份的通脹預測可能會下調,終點利率可能也會相應降低。我們仍然認為聯儲局或將在年底開始放寬貨幣政策。對應這一觀點,我們傾向於延長固收類投資組合的存續期,同時沽空美元,尤其是相對於「低收益類貨幣」。
策略聚焦:如何把握美元走弱機會?
外匯市場的大幅波動持續成為近期投資者主要關注的焦點。在過去一年半歷史性上漲27%之後,美元指數(通常稱為DXY指數)已從9月底的高位下跌10%。正如我們在2023年展望中所述,我們預計美元疲軟將成為今年宏觀交易的關鍵主題之一。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及投資者目前應如何把握該主題?
回顧一下2022年所發生的情況,或許有助於理解為何美元疲軟可能成為一種持續趨勢。上半年,面對嚴重的通脹超調,聯儲局開始以過去40年未見的速度大幅加息。美元匯率的上漲速度遠快於其他主要貨幣。利差走闊對美國帶來利好,因而推動美元上漲。下半年,其他央行紛紛加入加息之列,但環球經濟增長環境異常疲軟。尤其是中國方面正在實施持續的疫情防控。而歐洲則正在面臨一場潛在的嚴重能源危機。環球股市加劇下跌走勢。由於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再次推動美元走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推動下,美元達到了非常高估的水平——比其模型公允價值(基於5年期利差)最高值高出20%。
在過去幾個月間,這些推動美元在2022年走強的支柱因素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侵蝕,而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至2023年。美國方面的利率預期正在見頂,但其他成熟國家的利率預期仍在上升。換言之,利差已開始從提振美元的因素轉變為利淡因素。展望後市,由於美國通脹趨勢下降且聯儲局即將結束加息,美元利率或將繼續「向下追平」其他成熟市場國家。同時,由於歐洲通脹依然高企,日本的通脹趨勢也有所抬頭,央行政策方向更傾向於轉鷹。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隨着歐洲和日本負收益率債券的消失(以及美國股市的表現可能無法再跑贏環球指數),我們預期美國資產在環球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可能出現再平衡調整。
經濟增長動力(美元2022年走強趨勢的第二大支柱)也同樣在發生變化。中國的經濟重啟快於預期。歐洲方面,事實證明這個冬季並不如市場先前恐慌的那樣「寒冷」,天然氣價格已從峰值下跌70%。此外,從增長角度而言美國的表現似乎不如此前矚目。
再加上美元實際仍有10%的高估,我們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走軟。
如何把握美元走弱機會?
為美元轉弱做好準備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增長率和收益率往往較低的貨幣和貴金屬(如歐元、日圓、瑞士法郎以及黃金,即「低收益類貨幣」)傾向於開始回升。第二階段,當環球經濟全面呈現出早周期情境時,較高增長導向性貨幣(如大宗商品相關外匯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又稱「高貝塔貨幣」)也同樣加入上行之列,但上升期更為持久。我們目前正處於第一階段。以下是我們參與此類交易時傾向採取的方式:
1. 歐元
歐元兌美元從接近平價反彈至俄烏衝突前水平。令人恐慌的冬季最差情境並未發生,天然氣價格出現大幅回落。我們認為短期內,歐元在當前水平仍有上行空間。市場預計歐洲央行或將上調利率至超過3.25%。利差的這類變化與歐元兌美元高於1.15的公允價值相一致。但我們注意到,向公允價值的這一轉變需要滿足一個前提,就是能源價格不出現惡化,否則歐洲所特有的風險溢價可能持續存在。
2. 日圓
美元兌日圓匯率變動與利差密切相關。過去兩年間,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與10年期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間的利差變動,與80-90%的美元兌日圓匯率變動相對應。近幾個月以來,交易者開始寄希望於日圓利率走高(掉期利率飆升就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在日本央行於12月底突然宣布放寬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區間之後。儘管日本央行在1月份的會議上並未就貨幣政策作出任何調整,令市場希望落空,但我們認為長期趨勢仍將高度支撐日圓表現。日圓仍受低估,尤其是考慮到息差將繼續收窄。日本核心通脹率近期上升至日本央行設定目標近2倍水平,而隨着薪金通脹持續走高,通脹壓力的源頭從以外部通脹因素為主轉為主要以國內增長驅動,這意味着通脹將更具「黏性」。最終,日本央行方面將不得不考慮採取更為正常化的貨幣政策。
3. 黃金
儘管越來越多人質疑黃金作為通脹對沖的功能,但在今年黃金或將再度呈現亮眼表現。金價歷來在美元走弱以及實際收益率下行時獲得提振。美國國債收益率見頂後,黃金將與眾多低收益類貨幣一樣出現反彈,金價將走出低谷。我們青睞黃金,不僅是將其作為把握美元走軟趨勢的一種方式,同時還是出於投資組合多元化的角度考慮。
人民幣是否適合此類情境?
人民幣近期獲得有力支撐,原因在於中國經濟迅速重開使市場情緒隨之大振,環球各類投資組合對其對中國資產的大規模低配進行調整,資金因而持續流入。此情況再加上美元全面疲軟,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從高位時的超7.3降至6.7的水平。但離岸人民幣長倉並非我們對於中國經濟重啟主題的主要關注點(我們更傾向於關注股票和信貸,正如近期文章中所述)。在年中所經歷的負收益以及國際收支平衡惡化,表明並非所有的離岸人民幣不利因素都有所抵銷。隨着美國和歐洲消費者的商品需求持續放緩,中國出口可能會從過去兩年中的高兩位數增長走向大幅緊縮。與此同時,由於出境遊的恢復,資金流出或有增加。鑑於以上的這些因素以及離岸人民幣的快速變動,我們並不傾向於將其作為把握美元走軟趨勢的一種工具。對於有意增持人民幣計值資產的美元投資者而言,對沖外匯風險並鎖定正利差可作為一項策略。
除另有註明外,所有市場和經濟數據均截至 2023年 2月2日,來自彭博財經和 FactSet。
僅供說明用途。本文件載列的預估、預測及比較數字全部均為截至本文件所述日期為止。
不保證這些專業人士任何一位或全部將會繼續留任該公司,且任何該等專業服務的過去表現或成功也不代表投資組合成功。
我們相信本文件載列的資訊是可靠的,但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文件表述的意見、估計、投資策略及觀點構成我們根據當前市況做出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應收件人要求及為收件人之便,本文件收件人可能已同時獲提供其他語言版本。儘管我們提供其他語言文件,但收件人已再確認有足夠能力閱讀及理解英文,且其他語言文件的使用乃出於收件人的要求以作參考之用。 若英文版本及翻譯版本有任何歧義,包括但不限於釋義、含意或詮釋、概以英文版本爲準。
本視頻提供的資料僅供說明用途。本公司相信,本視頻載列的資料均屬可靠;然而,摩根大通不會就本視頻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或者就使用本視頻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引致的任何損失和損害承擔任何責任。本視頻表達的觀點均為嘉賓講者的觀點,可能與摩根大通僱員的其他領域、就其他目的或其他內容所表達的觀點不同,可予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視頻的內容並不構成任何產品或策略適合您的聲明。本視頻的內容不構成摩根大通及/或其代表或僱員的要約、邀約、建議或諮詢(不論財務、會計、法律、稅務或其他方面)。您應諮詢您的獨立專業顧問有關會計、法律或稅務事宜。如欲了解有關您的個人投資目標的進一步詳情及指引,請聯絡您的摩根大通代表。
指數並非投資產品,不可視作為投資。
僅供說明用途。不反映任何特定投資情景分析的表現,亦沒有考慮可能影響實際表現的其他多個不同因素。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保證。不可直接投資於指數。
風險考慮因素
-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引。不可直接投資指數。風險考慮因素
- 價格和回報率僅為示意性的,它們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根據市況發生變化。
- 所有投資策略都存在額外的風險考慮因素。
- 本文件提供的資訊並非關於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推薦或要約或邀約。
- 本文件表述的觀點可能不同於摩根大通其他領域表述的觀點。不得將本材料視為投資研究或摩根大通的投資研究報告。
指數定義:
美元DXY指數是美元相對於一籃子外幣(通常被稱為一籃子美國貿易夥伴貨幣)的價值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