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回顧:共和黨的執政對投資者有何啟示?

唐納德•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電視廣播在選舉當日新加坡/香港時間晚上約6:30宣布了結果,美聯社隨後也確認了賽果。特朗普在贏得威斯康辛州後已超過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
市場的反應如我們的共和黨所大獲全勝情景相似——美國大盤股、小盤股和債券收益率均大幅上漲。
標普500指數在前一天的1.1%漲幅上再上升了2.5%。在選舉日前的星期二, 11個板塊全面走高,範圍也是8月以來最廣(87%的成分股收漲)。
小盤股在前一天的1.9%漲幅上再升高了5.9%,創下一年新高。隨著選舉結果迅速明朗,隱含波動率衡量指標VIX指數下跌了約5點。另一方面,香港恒生指數從前一天的高點下跌了約2.5%。
選舉日的市場表現
資產類別回報,%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數據截至2024年11月6日新加坡/香港時間晚上8點。
債券市場呈現出強烈反應。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了16個基點,達到4.43%。收益率曲線變陡。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則「只」上升了8個基點。
大選結果公布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
大選結果公布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數據截至2024年11月6日。
在大宗商品及貨幣方面,黃金下跌至每盎司2,664美元,跌幅為-2.9%,石油也下降至每桶74.9美元,跌幅為-0.8%。比特幣交易刷新歷史新高,在過去幾天上漲了10%。
我們從價格走勢得到的關鍵啟示,就是市場較為關注促進增長的政策,而不是關稅或赤字增加的風險。債券收益率走高,但美元也在上漲,風險市場表現異常出色。面臨監管風險的小盤銀行等板塊也表現良好。如果市場的焦點是在赤字問題,當債券收益率上升時,美元和股市應會隨之走弱。
選戰回顧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望贏得所有搖擺州。共和黨已拿下參議院的控制權,而眾議院則尚未定局,市場似乎認為共和黨將以微弱多數的優勢取勝。眾議院仍有40個席位結果未明,可能還要數天到一周的時間才能宣布餘下州份的勝選者。
2024年美國大選地圖——總統競選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分布圖
資料來源: BallotPedia及Politico。數據截至2024年11月6日新加坡/香港時間晚上8點。
即使共和黨最終也拿下眾議院控制權,其優勢似乎仍然不大,意味著重大的政策提案仍需經歷談判和協商。以下是對幾個關鍵議題的最新觀點。
稅收政策:儘管《減稅與就業法案》( Tax Cuts and Jobs Act )的延期談判尚有漫漫長路,但市場似乎已避免出現「最壞」結果(如提高資本利得稅、合資格股息收入待遇及豁免市政債券收入稅項)。話雖如此,全面延長該法案恐怕難以被擔憂赤字問題的國會議員所接受。該法案的條款將於2025年底到期,因此我們預計相關決策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出台。
如果全面延期該法案,個人所得稅率將保持在下圖所示的當前水平:
《減稅與就業法案》實施前後的所得稅率
個人所得稅率平均值(%)
資料來源:美國國稅局和摩根大通。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減稅與就業法案》實施前的稅率是指2017年的稅率。《減稅與就業法案》實施後的稅率採用2019年的稅率。《減稅與就業法案》於2018年1月1日生效。
無論明年實施何種政策,現在都是規劃財富傳承的良機。根據您的財務狀況和目標,可以選擇直接贈與或通過信託方式將財富代代相傳。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在您或配偶百年之後,美國的遺產稅會削弱資產的增值。
貿易政策:特朗普提議將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60%的關稅,並將所有其他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0%。雖然提高對華關稅的可能性很高,但全面增加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則會面臨較多的法律障礙。在市場認為關稅政策將延續「美國例外主義」的意識下, 美元走強。
移民政策:總統在移民政策方面確實擁有較多的權力。特朗普提議收緊移民措施,並將尋求庇護者驅逐到其他國家。預計移民增速或會大幅放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其之前的總統任期內,曾呼籲驅逐1,100萬名移民,但在2017至2020年間,每年只有約30萬人被逐出境。
赤字危機:我們曾經說過,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美國財政赤字都會擴大。正如岑博智(Michael Cembalest)在其文章《注意差距》中所指,特朗普的政策主張會使赤字增加約4萬億美元。如前所述,參眾兩院只享有微弱的優勢可以緩衝赤字上漲的影響。儘管如此,債券收益率的變動卻表明財政政策將會更加寬鬆,增長前景向好,聯儲局或會維持較高利率,通脹也會上升。
我們的觀點:
- 較為看好:
- 美國股市對比全球其他市場。我們計劃通過科技、工業和金融板塊來增加週期性倉位。
- 黃金和實物資產(基礎設施、房地產等)
- 美元
- 中性:
- 儘管利率回升,我們仍維持中性久期。
- 較不樂觀:
- 美國的醫療保健、消費必需品和能源板塊(鑒於對油價不太樂觀)
選舉結果可能會影響特定的資產類別
市場對影響的預期
資料來源:摩根大通私人銀行。數據截至2024年11月6日。
我們的觀點:隨著當選總統結果塵埃落定,市場可以開始發揮其前瞻性功能。市場波動性通常會在新政府的組成確認後迅速下降,並且股市基本上會在大選後12個月內錄得上漲。
波動率通常在10月份上升,但在大選後下降
按選舉年份狀態呈列的VIX指數月均水平(1990年—2023年)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1日。 * 1990年至2023年的分析
換而言之,切勿因大選而偏離您的投資計劃——從過往經驗來看,大選結果並不會影響股市長期回報。畢竟美國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自1950年以來,美國已舉行過18次總統選舉,當中有10次白宮經歷了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權力交接。在這74年間,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年均增長率為3.2%,而標普500指數則實現了9.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大選結果不會影響市場長期回報
美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萬億美元,對數刻度
資料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Haver Analytics、白宮歷史、摩根大通。數據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指標是當時白宮總統所屬的政黨。所示總統僅包括通過大選產生的總統。
除另有註明外,所有市場和經濟數據截至2024年11月8日,資料來源為彭博財經和 FactSet。
我們的判斷乃基於當前市場情況對金融市場趨勢的預測,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文件表達的觀點、預測、投資策略及意見,均為本公司按目前市場狀況作出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風險考慮因素
-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引。不可直接投資指數。
- 價格和回報率僅為示意性的,它們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市況發生變化。
- 所有投資策略都存在額外的風險考慮因素。
- 本文件提供的資訊並非關於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推薦或要約或邀約。
- 本文件表述的觀點可能不同於摩根大通其他領域表述的觀點。不得將本材料視為投資研究或摩根大通的投資研究報告。
指數定義:
- 標準普爾500指數,或簡稱標普500指數,是一項追蹤在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500家最大公司股票表現的市值加權股票市場指數。
- 羅素 2000 指數衡量小型股票市場表現。指數並不包括費用和支出。
- 東京證券價格指數,通常稱為TOPIX,與日經225指數一樣,是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重要股票市場指數。該指數追蹤國內公司的整體市場,涵蓋了主要市場的大部分股票以及標準市場的部分股票。
- 納斯達克100指數是一籃子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00家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美國公司。該指數包括來自不同行業的公司,但金融行業除外,如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這些非金融行業包括零售、生物科技、工業、科技、醫療保健等板塊。
- 歐洲斯托克50指數是由STOXX設計的一個歐元區股票指數,STOXX是Deutsche Börse Group旗下的指數提供商。該指數由來自歐元區11個國家的50隻股票構成。歐洲斯托拉50指數代表被視為各自行業龍頭公司的歐元區藍籌公司。
- 恒生指數是香港的市值加權股票市場指數,並根據自由流通量進行調整。它追蹤並記錄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公司的每日變化,是反映香港整體市場表現的主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