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分行

最近的分行

投資策略

美國經濟與標普500指數背離現象解析

上周,在多項重磅投資計劃公布後,投資者重新審視人工智能板塊估值,導致科技股承壓調整。同時,就業市場和服務業數據表現超預期走強,顯示經濟活動較上月顯著回暖。

政治方面,上周多場重要選舉塵埃落定——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其執政理念頗具創新思維,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財政紀律的疑慮。我們的觀點:儘管新任市長擁有部分實質性行政權力,但絕大多數重大政策變革仍需獲得市議會與州政府協同支持。換言之,短期內出現重大政策轉向的可能性較低。

今年最顯著的反差之一是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工資增長動能減弱(亞特蘭大聯儲追蹤指標近期約為4%),消費者信心持續下滑(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10月錄得53.6,較去年同期的70.5顯著回落),而標普500指數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利潤率卻持續攀升(三季度綜合淨利率達12.9%,高於五年均值水平)。這印證了一句老生常談:資本市場並非反映實體經濟。

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股票市場走勢通常與企業盈利同步,而宏觀經濟則更多受工資收入和消費支出驅動。這解釋了為何在民眾信心疲軟的情況下,標普500指數仍能持續走強。

回顧2000年以來的數據,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累計增長約356%,總回報率漲幅高達632%。相比之下,名義GDP僅增長約200%,而「一般企業」(以Value Line Geometric指數衡量)的增長僅為47%。這種增長與回報的顯著差異,正是市場表現與基本面脫節的直觀體現。

標普500指數表現顯著跑贏實體經濟

總回報,%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數據截至2025年9月30日。註:「實體經濟」指標參考Value Line Geometric指數,該指數是基於《價值線投資調查》(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所覆蓋的約1700家企業構建的等權重指數。

我們歸納出三大關鍵差異點:

1. 美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導,約佔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二,而標普500指數則更側重於商品製造和平台型企業。

家庭支出主要流向服務領域,約佔個人消費支出(PCE)的三分之二,因此民眾對經濟的直觀感受主要來自租金、醫療、餐飲和旅遊等消費類別。

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的構成則側重於商品製造與平台型企業。當前科技板塊獨佔指數權重約三分之一(約36%),其他商品相關行業(包括品牌消費品、工業設備、能源與原材料等)同樣佔據較大市值比重(按當前行業權重計算,商品相關行業約佔標普500指數企業總市值的25%)。總體而言,這種科技/商品佔優的指數結構解釋了為何在實體經濟疲軟時期股市仍能走強:大型上市公司普遍具備高利潤率和全球化經營優勢。

2. 美國經濟主要立足於國內市場,而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約30%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

美國經濟體系相對封閉,出口僅佔其GDP約11%,因此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內需驅動。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約28-30%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科技行業的海外營收佔比更高達55%左右。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國內經濟數據疲軟,國際市場需求和匯率波動仍可能對指數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美元疲軟同樣為這些企業帶來匯兌收益提升。根據最新預測,美元若貶值10%,預計可為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貢獻約2%的上行動力。

3. 美國經濟走勢通常與工資增長同步,而標普500指數則由每股利潤驅動。

從基本面分析入手。國內生產總值(GDP)通過工資收入和居民消費形成循環。當工資水平上漲且工作時長增加時,經濟增速往往隨之加快。

但資本市場呈現出不同特徵。股價走勢更側重於每股盈利水平——這取決於企業盈利、利潤率,以及企業回購股票導致流通股數縮減帶來的每股收益提升。那麼,近期市場呈現何種態勢?

  • 工資增速已明顯降溫。跳槽所帶來的薪資溢價收窄,離職率較2022-2023年水平回落——工資上漲壓力有所緩解。

跳槽帶來的薪資溢價效應逐漸消退

跳槽者與留任者工資增長比率差值(%)

資料來源: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Haver Analytics。數據截至2025年9月11日。
  • 企業盈利則展現韌性。公司利潤率已從2022年的低谷企穩回升,眾多大盤股持續通過分紅與回購向股東返現。根據國民收入和生產賬戶(NIPA)數據,當前商品製造業的利潤率較2018-2019年同期高出約60%。即便在工資增長放緩的環境下,這種盈利韌性仍能支撐每股收益(EPS)水平。

公司利潤率在2022年回落後呈現回升態勢

標普500指數營業利潤率(四個季度移動平均值,%)

資料來源:標準普爾、Haver Analytics。數據截至2025年11月5日。

基本論點:在當前階段,資本密集型增長正在超越薪資增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典型例證——巨額資金流向數據中心和設備領域,而非大規模擴充員工。這種模式對利潤的提振效應遠高於薪酬支出,因此即便勞動力市場步入下行,股指表現仍能超越GDP增速。

總體而言,經濟基本面與股市表現之間的背離已成為熱議焦點——在實體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之際,指數卻頻創新高。這種背離雖令人不安,但符合市場運行邏輯。市場始終以利潤為導向。其定價基礎在於企業盈利、利潤率及每股增長,而非日常工資水平或情緒。在本輪經濟週期中,上述三大驅動因素指向相同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正經歷結構性轉型——政治風險攀升、民粹主義抬頭、輿情愈發動盪。但當企業盈利如本年度所見保持穩健時,市場就有能力跨越這些擾動因素。這正是當前背離現象得以延續的根源:即便整體經濟增速放緩,指數仍會嘉獎那些持續實現盈利增長且具備規模擴張能力的企業。

指數定義: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由密歇根大學編製的、基於月度調查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標。該指數反映了消費者對經濟、個人財務狀況、商業環境以及購買條件的看法。

標普500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衡量美國50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表現。

Value Line Geometric指數:Value Line Geometric指數是一個廣泛的股票市場指數,追蹤Value Line投資調查中約1,700家上市公司的表現。

所提供的資訊無意對任何政府決策或政治選舉的預期結果做出價值判斷。

重要資訊

本網站內容僅供一般說明/教學之用,可能告知您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旗下的私人銀行業務提供的若干產品及服務。文中所述產品及服務,以及有關費用、收費及利率均可根據適用的賬戶協議而可能有變,並可視乎不同地域分佈而有所不同。所有產品和服務不一定可在所有地區提供。

一般風險及考慮因素

本頁內容討論的觀點、策略或產品未必適合所有客戶,可能面臨投資風險。投資者可能損失本金,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資產配置/多元化不保證錄得盈利或免招損失。本頁內容所提供的資料不擬作為作出投資決定的唯一依據。投資者務須審慎考慮本文件討論的有關服務、產品、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固定收益、另類投資或大宗商品等)或策略是否適合其個人需要,並須於作出投資決定前考慮與投資服務、產品或策略有關的目標、風險、費用及支出。請與您的摩根大通團隊聯絡以索取這些資料及其他更詳細資訊,當中包括您的目標/情況的討論。

非依賴性

本公司相信,本頁內容載列的資料均屬可靠;然而,摩根大通不會就本頁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或者就使用本頁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引致的任何損失和損害(無論直接或間接)承擔任何責任。我們不會就本頁內容的任何計算、圖譜、表格、圖表或評評論作出陳述或保證,本頁內容的計算、圖譜、表格、圖表或評論僅供說明/參考用途。本頁內容表達的觀點、意見、預測及投資策略,均為本公司按目前市場狀況作出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摩根大通概無責任於有關資料更改時更新本網站的資料。本頁內容表達的觀點、意見、預測及投資策略可能與摩根大通的其他領域、就其他目的或其他內容所表達的觀點不同。本頁內容不應視為研究報告看待。任何預測的表現和風險僅以引述的模擬例子為基礎,且實際表現及風險將取決於具體情況。前瞻性的陳述不應視為對未來事件的保證或預測。

本網站的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對您或對第三方的謹慎責任或與您或與第三方的諮詢關係。本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摩根大通及/或其代表或僱員的要約、邀約、建議或諮詢(不論財務、會計、法律、稅務或其他方面),不論內容是否按照您的要求提供。摩根大通及其關聯公司與僱員不提供稅務、法律或會計意見。您應在作出任何財務交易前諮詢您的獨立稅務、法律或會計顧問。

當閱覽這些頁面時,請與摩根私人銀行地區聯屬機構的法律免責聲明和其他重要資訊一併閱讀。

資本市場並非反映實體經濟。本文將剖析當前數據分化背後的驅動因素。

卓智匯見

2025年11月3日
政策、政治與企業盈利如何共塑市場動能

了解更多成為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客戶的詳情。

敬請提供有關您的個人資料,我們的客戶服務團隊人員將會與您聯絡。

聯繫我們

請瀏覽 FINRA BrokerCheck網站以了解更多我們的公司及投資專才。

 

投資產品(可能包括銀行管理賬戶及託管)乃由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及其關聯公司(合稱「JPMCB」 )作為其一部分信託及委託服務而提供。其他投資產品及服務(例如證券經紀及諮詢賬戶)乃由 摩根大通證券(J.P. Morgan Securities LLC)(「JPMS」)提供。摩根大通證券是金融業監管局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成員。JPMCB及JPMS均為受摩根大通共同控制的關聯公司。產品不一定於美國所有州份提供。請與本網站內容一併閱覽法律免責聲明

 

當閱覽這些頁面時,請與(摩根私人銀行地區聯屬機構和其他重要資訊)的法律免責聲明和相關存款保障計劃的內容一併閱讀。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存款保障計劃   JPMorgan Chase Bank, N.A.是存款保障計劃的成員。本銀行接受的合資格存款受存保計劃保障,最高保障額為每名存款人HK$500,000。   JPMorgan Chase Bank N.A. is a member of the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Eligible deposits taken by this Bank are protected by the Scheme up to a limit of HK$500,000 per depositor.
投資產品: • 不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障 • 並非摩根大通或其任何關聯公司的存款或其他債務,亦不受摩根大通或其任何關聯公司的保障 • 面臨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
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支票、儲蓄及銀行貸款)及相關服務乃由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提供。 摩根大通銀行是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成員。並非借貸承諾。授信額度均須經信貸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