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政策、政治與企業盈利如何共塑市場動能

在這可能是今年金融市場最為繁忙的72小時裡,市場的三大核心要素——政策、政治與企業盈利輪番登場。政策正趨向正常化,各國央行釋放出政策將更以數據為基礎,保持立場靈活彈性的訊號,而非執著於延續降息週期。政治層面雖取得若干明確進展,但年底前整體風險依然存在。而企業盈利——依然是由美國科技板塊和人工智能基建投資主導——繼續承擔著市場支柱作用。我們的聚焦點如下:

1. 政策方面:走向正常化而非採取刺激行動——全球降息步伐趨緩,資產負債表規模悄然收縮,各國央行維持政策靈活性。

美國方面,聯儲局在充分預告之後小幅降息,強調「無預設路徑」,將聯邦基金利率錨定在3.75-4.00%區間。資產負債表縮減進程接近尾聲,政策指引刻意保持模糊,市場將鮑威爾的措辭解讀為傾向風險管理,而非開啟大規模寬鬆週期。收益率曲線隨之抬升,美元指數走強,股市初期表現平穩。我們認為,降息節奏將趨於緩慢且幅度溫和,預計未來一年還會降息大約兩次,且不會快速密集推進。

歐洲央行則按兵不動。在通脹呈現橫盤走勢、經濟增長企穩的背景下,這意味著推行政策需要保持耐性;進一步降息的門檻依然較高,政策取向完全取決於經濟數據。資產負債表正常化進程持續推進,傳遞出政策穩健的訊號。

日本央行同樣維持政策不變。雖然薪資增長態勢向好,但尚未形成決定性突破,同時能源價格波動和燃料稅收政策調整加劇了短期通脹走勢的不確定性。日本央行除強調「需要更多數據支撐」外,並未給出任何政策前瞻指引。持異議的委員再次呼籲加息,凸顯了在大選背景下,政策辯論已從寬鬆立場轉向更加均衡的態勢。

基本論點: 全球利率正常化進程或在延續,或已進入尾聲。雖然各區域路徑有別,但基調一致——溫和降息、審慎溝通,以及決策層嚴防通脹復燃。 

2. 政治方面:兩大焦點事件,宏觀影響尚屬有限(迄今而言)。

上周市場聚焦於美國政府停擺與中美關係暫時緩和——前者僅在中斷數據發布方面構成實質影響,後者只是緩解了緊張氛圍但未改變規則框架。

美國政府停擺已30多天,即將刷新歷史最長紀錄,其影響更多體現為新聞頭條效應而非實質衝擊;投資者面臨的主要風險是長期無法獲取官方經濟數據。勞工部強制休假或將導致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推遲、甚至取消發布,就業報告也很可能會延遲,這將迫使投資者再度轉而依賴各類替代指標(ADP就業報告、信用卡支出數據、各地區聯儲實時預測)來把握經濟脈動。

除數據發布外,停擺對短期經濟增長預期判斷也有重要影響:每停擺一周將使季度年化GDP增速下降約0.1-0.2個百分點,持續一個月則可能導致降幅約達0.4-0.8個百分點。絕大部分增長損失通常在政府復工後會出現反彈,但因僱員強制休假而損失的工時則無法彌補。短期壓力或已於11月1日開始顯現,因為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的資金在當天告罄,受此影響的人數可能約達4,000萬。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員長時間被停薪,每個發薪週期都在加大華盛頓方面結束政府停擺的壓力。

本次政府停擺時長高居歷史第二

政府停擺期間資金缺口天數(按財年統計)

資料來源:牛津經濟研究院、國會研究服務處。數據截至2025年10月30日。

在韓國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為中美關係帶來暫緩而非轉向——雙方達成為期一年的貿易休戰,實施定向關稅減免,恢復特定產品(如大豆和稀有礦產)的貿易流動。該協議雖穩定了雙邊關係,但未能解決深層矛盾,也未對中美貿易失衡格局作出結構性調整;換言之,美國對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針對英偉達的限制)仍將持續。雙方持續推動風險化解。市場將其解讀為暫緩訊號而非方向轉變。

基本論點:當前政治因素並未主導市場走勢。政府停擺唯有在長期阻礙官方數據(如消費者物價指數)發布且替代指標失效時,才會對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中美貿易休戰雖緩解了緊張局勢,但並未改變出口管制現狀或企業盈利前景。因此,除非上述任一因素演變為實質性政策衝擊,市場焦點仍將繼續集中在盈利表現上,特別是人工智能帶動的資本支出上。

3. 盈利方面:企業盈利正發揮中流砥柱作用——人工智能是增長引擎,市場廣度是核心亮點。

上周市場走強源於企業業績普遍超出預期及小幅上調業績指引。超大盤科技股引領市場,但支撐面更為廣泛:業績表現和管理層評論均顯示消費需求穩健、信貸質量穩固,且企業能在政策不確定性中保持營運效率。

截至目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約61%已公布財報。82%的企業每股盈利超出預期——顯著高於5年和10年均值水平——約79%的企業營收超出預期。華爾街對三季度企業盈利同比增長的預期已從財報季初的約7%上調至10.5%。

超大規模科技企業的表現進一步印證了此趨勢。Alphabet、微軟和亞馬遜普遍交出超預期業績;但股價表現欠佳,主要源於企業盈利超預期幅度未及投資者期望水平,或市場對資本支出攀升的擔憂。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再度加碼——雲端計算業務表現亮眼——管理層維持信心(微軟預計「未來兩年將使數據中心規模翻倍」以滿足市場需求)。五大超大規模科技企業(Alphabet、微軟、Meta、亞馬遜和甲骨文)最初對2026財年資本支出的指引為2,850億美元,而當前預期已攀升至4,310億美元。

超大規模科技企業的資本支出預期今年激增

2026年資本支出市場共識預測,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數據截至2025年10月30日。註:微軟和甲骨文採用財年核算制。2026日曆年預測是通過合併2026財年第三、四季度及2027財年第一、二季度數據計算得出。 

超大盤股票之外的整體訊息保持一致:消費支出韌性猶存、存貸款狀況穩定,並且未出現普遍性疲弱。正如富國銀行行政總裁查理·沙夫(Charlie Scharf)所言:「你能觀察到信貸業務表現強勁,消費支出持續有力,存款狀況穩定……(這些指標)共同勾勒出消費板塊持續向好的圖景。」關稅影響低於市場預期,各企業普遍強調其定價能力、營運效率提升,以及2026年更為有利的利率與監管環境。

基本論點:推動市場動能的核心在於企業盈利表現,而非新聞頭條。在宏觀層面不出現實質性政策衝擊的前提下,普遍超預期的業績表現疊加持續攀升的人工智能資本支出,將支撐市場朝向最小阻力路徑上行。

重要資訊

本網站內容僅供一般說明/教學之用,可能告知您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旗下的私人銀行業務提供的若干產品及服務。文中所述產品及服務,以及有關費用、收費及利率均可根據適用的賬戶協議而可能有變,並可視乎不同地域分佈而有所不同。所有產品和服務不一定可在所有地區提供。

一般風險及考慮因素

本頁內容討論的觀點、策略或產品未必適合所有客戶,可能面臨投資風險。投資者可能損失本金,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資產配置/多元化不保證錄得盈利或免招損失。本頁內容所提供的資料不擬作為作出投資決定的唯一依據。投資者務須審慎考慮本文件討論的有關服務、產品、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固定收益、另類投資或大宗商品等)或策略是否適合其個人需要,並須於作出投資決定前考慮與投資服務、產品或策略有關的目標、風險、費用及支出。請與您的摩根大通團隊聯絡以索取這些資料及其他更詳細資訊,當中包括您的目標/情況的討論。

非依賴性

本公司相信,本頁內容載列的資料均屬可靠;然而,摩根大通不會就本頁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或者就使用本頁內容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引致的任何損失和損害(無論直接或間接)承擔任何責任。我們不會就本頁內容的任何計算、圖譜、表格、圖表或評評論作出陳述或保證,本頁內容的計算、圖譜、表格、圖表或評論僅供說明/參考用途。本頁內容表達的觀點、意見、預測及投資策略,均為本公司按目前市場狀況作出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摩根大通概無責任於有關資料更改時更新本網站的資料。本頁內容表達的觀點、意見、預測及投資策略可能與摩根大通的其他領域、就其他目的或其他內容所表達的觀點不同。本頁內容不應視為研究報告看待。任何預測的表現和風險僅以引述的模擬例子為基礎,且實際表現及風險將取決於具體情況。前瞻性的陳述不應視為對未來事件的保證或預測。

本網站的所有內容不構成任何對您或對第三方的謹慎責任或與您或與第三方的諮詢關係。本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摩根大通及/或其代表或僱員的要約、邀約、建議或諮詢(不論財務、會計、法律、稅務或其他方面),不論內容是否按照您的要求提供。摩根大通及其關聯公司與僱員不提供稅務、法律或會計意見。您應在作出任何財務交易前諮詢您的獨立稅務、法律或會計顧問。

當閱覽這些頁面時,請與摩根私人銀行地區聯屬機構的法律免責聲明和其他重要資訊一併閱讀。

央行審慎、全球格局轉換及企業盈利報告強勁都在影響投資者情緒。

卓智匯見

2025年11月17日
觀點回顧:我們預測的2025年主題表現如何?

了解更多成為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客戶的詳情。

敬請提供有關您的個人資料,我們的客戶服務團隊人員將會與您聯絡。

聯繫我們

請瀏覽 FINRA BrokerCheck網站以了解更多我們的公司及投資專才。

 

投資產品(可能包括銀行管理賬戶及託管)乃由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及其關聯公司(合稱「JPMCB」 )作為其一部分信託及委託服務而提供。其他投資產品及服務(例如證券經紀及諮詢賬戶)乃由 摩根大通證券(J.P. Morgan Securities LLC)(「JPMS」)提供。摩根大通證券是金融業監管局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成員。JPMCB及JPMS均為受摩根大通共同控制的關聯公司。產品不一定於美國所有州份提供。請與本網站內容一併閱覽法律免責聲明

 

當閱覽這些頁面時,請與(摩根私人銀行地區聯屬機構和其他重要資訊)的法律免責聲明和相關存款保障計劃的內容一併閱讀。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存款保障計劃   JPMorgan Chase Bank, N.A.是存款保障計劃的成員。本銀行接受的合資格存款受存保計劃保障,最高保障額為每名存款人HK$500,000。   JPMorgan Chase Bank N.A. is a member of the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Eligible deposits taken by this Bank are protected by the Scheme up to a limit of HK$500,000 per depositor.
投資產品: • 不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障 • 並非摩根大通或其任何關聯公司的存款或其他債務,亦不受摩根大通或其任何關聯公司的保障 • 面臨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
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支票、儲蓄及銀行貸款)及相關服務乃由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提供。 摩根大通銀行是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成員。並非借貸承諾。授信額度均須經信貸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