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分行

最近的分行

投资策略

政策、政治与企业盈利如何共塑市场动能

在这可能是今年金融市场最为繁忙的72小时里,市场的三大核心要素——政策、政治与企业盈利轮番登场。政策正趋向正常化,各国央行释放出政策将更以数据为基础,保持立场灵活弹性的信号,而非执着于延续降息周期。政治层面虽取得若干明确进展,但年底前整体风险依然存在。而企业盈利——依然是由美国科技板块和人工智能基建投资主导——继续承担着市场支柱作用。我们的聚焦点如下:

1. 政策方面:走向正常化而非采取刺激行动——全球降息步伐趋缓,资产负债表规模悄然收缩,各国央行维持政策灵活性。

美国方面,美联储在充分预告之后小幅降息,强调“无预设路径”,将联邦基金利率锚定在3.75-4.00%区间。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接近尾声,政策指引刻意保持模糊,市场将鲍威尔的措辞解读为倾向风险管理,而非开启大规模宽松周期。收益率曲线随之抬升,美元指数走强,股市初期表现平稳。我们认为,降息节奏将趋于缓慢且幅度温和,预计未来一年还会降息大约两次,且不会快速密集推进。

欧洲央行则按兵不动。在通胀呈现横盘走势、经济增长企稳的背景下,这意味着推行政策需要保持耐性;进一步降息的门槛依然较高,政策取向完全取决于经济数据。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持续推进,传递出政策稳健的信号。

日本央行同样维持政策不变。虽然薪资增长态势向好,但尚未形成决定性突破,同时能源价格波动和燃料税收政策调整加剧了短期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日本央行除强调“需要更多数据支撑”外,并未给出任何政策前瞻指引。持异议的委员再次呼吁加息,凸显了在大选背景下,政策辩论已从宽松立场转向更加均衡的态势。

基本论点:全球利率正常化进程或在延续,或已进入尾声。虽然各区域路径有别,但基调一致——温和降息、审慎沟通,以及决策层严防通胀复燃。

2. 政治方面:两大焦点事件,宏观影响尚属有限(迄今而言)。

上周市场聚焦于美国政府停摆与中美关系暂时缓和——前者仅在中断数据发布方面构成实质影响,后者只是缓解了紧张氛围但未改变规则框架。

美国政府停摆已30多天,即将刷新历史最长纪录,其影响更多体现为新闻头条效应而非实质冲击;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长期无法获取官方经济数据。劳工部强制休假或将导致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推迟、甚至取消发布,就业报告也很可能会延迟,这将迫使投资者再度转而依赖各类替代指标(ADP就业报告、信用卡支出数据、各地区联储实时预测)来把握经济脉动。

除数据发布外,停摆对短期经济增长预期判断也有重要影响:每停摆一周将使季度年化GDP增速下降约0.1-0.2个百分点,持续一个月则可能导致降幅约达0.4-0.8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增长损失通常在政府复工后会出现反弹,但因雇员强制休假而损失的工时则无法弥补。短期压力或已于11月1日开始显现,因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资金在当天告罄,受此影响的人数可能约达4,000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员长时间被停薪,每个发薪周期都在加大华盛顿方面结束政府停摆的压力。

本次政府停摆时长高居历史第二

政府停摆期间资金缺口天数(按财年统计)

资料来源:牛津经济研究院、国会研究服务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30日。

在韩国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为中美关系带来暂缓而非转向——双方达成为期一年的贸易休战,实施定向关税减免,恢复特定产品(如大豆和稀有矿产)的贸易流动。该协议虽稳定了双边关系,但未能解决深层矛盾,也未对中美贸易失衡格局作出结构性调整;换言之,美国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针对英伟达的限制)仍将持续。双方持续推动风险化解。市场将其解读为暂缓信号而非方向转变。

基本论点:当前政治因素并未主导市场走势。政府停摆唯有在长期阻碍官方数据(如消费者物价指数)发布且替代指标失效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中美贸易休战虽缓解了紧张局势,但并未改变出口管制现状或企业盈利前景。因此,除非上述任一因素演变为实质性政策冲击,市场焦点仍将继续集中在盈利表现上,特别是人工智能带动的资本支出上。

3. 盈利方面:企业盈利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人工智能是增长引擎,市场广度是核心亮点。

上周市场走强源于企业业绩普遍超出预期及小幅上调业绩指引。超大盘科技股引领市场,但支撑面更为广泛:业绩表现和管理层评论均显示消费需求稳健、信贷质量稳固,且企业能在政策不确定性中保持运营效率。

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约61%已公布财报。82%的企业每股盈利超出预期——显著高于5年和10年均值水平——约79%的企业营收超出预期。华尔街对三季度企业盈利同比增长的预期已从财报季初的约7%上调至10.5%。

超大规模科技企业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此趋势。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普遍交出超预期业绩;但股价表现欠佳,主要源于企业盈利超预期幅度未及投资者期望水平,或市场对资本支出攀升的担忧。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再度加码——云计算业务表现亮眼——管理层维持信心(微软预计“未来两年将使数据中心规模翻倍”以满足市场需求)。五大超大规模科技企业(Alphabet、微软、Meta、亚马逊和甲骨文)最初对2026财年资本支出的指引为2,850亿美元,而当前预期已攀升至4,310亿美元。

超大规模科技企业的资本支出预期今年激增

2026年资本支出市场共识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彭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10月30日。注:微软和甲骨文采用财年核算制。2026日历年预测系通过合并2026财年第三、四季度及2027财年第一、二季度数据计算得出。 

超大盘股票之外的整体讯息保持一致:消费支出韧性犹存、存贷款状况稳定,并且未出现普遍性疲弱。正如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查理·沙夫(Charlie Scharf)所言:“你能观察到信贷业务表现强劲,消费支出持续有力,存款状况稳定……(这些指标)共同勾勒出消费板块持续向好的图景。”关税影响低于市场预期,各企业普遍强调其定价能力、运营效率提升,以及2026年更为有利的利率与监管环境。

基本论点:推动市场动能的核心在于企业盈利表现,而非新闻头条。在宏观层面不出现实质性政策冲击的前提下,普遍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叠加持续攀升的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将支撑市场朝向最小阻力路径上行。

重要信息

本网站内容仅供一般说明/教学之用,可能告知您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旗下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若干产品及服务。文中所述产品及服务,以及有关费用、收费及利率均可根据适用的账户协议而可能有变,并可视乎不同地域分布而有所不同。所有产品和服务不一定可在所有地区提供。

一般风险及考虑因素

本页内容讨论的观点、策略或产品未必适合所有客户,可能面临投资风险。投资者可能损失本金,过往表现并非未来表现的可靠指标。资产配置/多元化不保证录得盈利或免招损失。本页内容所提供的资料不拟作为作出投资决定的唯一依据。投资者务须审慎考虑本文件讨论的有关服务、产品、资产类别(例如股票、固定收益、另类投资或大宗商品等)或策略是否适合其个人需要,并须于作出投资决定前考虑与投资服务、产品或策略有关的目标、风险、费用及支出。请与您的摩根大通团队联络以索取这些资料及其他更详细信息,当中包括您的目标/情况的讨论。

非依赖性

本公司相信,本页内容载列的资料均属可靠;然而,摩根大通不会就本页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证,或者就使用本页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引致的任何损失和损害(无论直接或间接)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会就本页内容的任何计算、图谱、表格、图表或评评论作出陈述或保证,本页内容的计算、图谱、表格、图表或评论仅供说明/参考用途。本页内容表达的观点、意见、预测及投资策略,均为本公司按目前市场状况作出的判断;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摩根大通概无责任于有关资料更改时更新本网站的资料。本页内容表达的观点、意见、预测及投资策略可能与摩根大通的其他领域、就其他目的或其他内容所表达的观点不同。本页内容不应视为研究报告看待。任何预测的表现和风险仅以引述的模拟例子为基础,且实际表现及风险将取决于具体情况。前瞻性的陈述不应视为对未来事件的保证或预测。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对您或对第三方的谨慎责任或与您或与第三方的咨询关系。本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摩根大通及/或其代表或雇员的要约、邀约、建议或咨询(不论财务、会计、法律、税务或其他方面),不论内容是否按照您的要求提供。摩根大通及其关联公司与雇员不提供税务、法律或会计意见。您应在作出任何财务交易前咨询您的独立税务、法律或会计顾问。

当阅览这些页面时,请与摩根私人银行地区联属机构的法律免责声明和其他重要信息一并阅读。

央行审慎、全球格局转换及企业盈利报告强劲都在影响投资者情绪。

卓智汇见

2025年10月27日
三十载前瞻洞见:聚焦2026年《长期资本市场假设》

了解更多成为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客户的详情。

敬请提供有关您的个人资料,我们的客户服务团队人员将会与您联络。

联系我们

请浏览 FINRA BrokerCheck网站以了解更多我们的公司及投资专才。

 

投资产品(可能包括银行管理账户及托管)乃由 JPMorgan Chase Bank, N.A.及其关联公司(合称「摩根大通银行」 )作为其一部分信托及委托服务而提供。其他投资产品及服务(例如证券经纪及咨询账户)乃由 摩根大通证券(J.P. Morgan Securities LLC)(「摩根大通证券」)提供。摩根大通证券是金融业监管局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的成员。摩根大通银行及摩根大通证券均为受摩根大通共同控制的关联公司。产品不一定于美国所有州份提供。请与本网站内容一并阅览法律免责声明

 

当阅览这些页面时,请与(摩根私人银行地区联属机构和其他重要信息)的法律免责声明和相关存款保障计划的内容一并阅读。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存款保障計劃   JPMorgan Chase Bank, N.A.是存款保障計劃的成員。本銀行接受的合資格存款受存保計劃保障,最高保障額為每名存款人HK$500,000。   JPMorgan Chase Bank N.A. is a member of the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 Eligible deposits taken by this Bank are protected by the Scheme up to a limit of HK$500,000 per depositor.
投资产品: • 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障 • 非摩根大通银行或其任何联属机构的存款或其他负债,亦未获摩根大通银行或其任何联属机构的担保 • 存在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
银行存款产品(例如支票、储蓄及银行贷款)及相关服务乃由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提供。 摩根大通银行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员。并非借贷承诺。授信额度均须经信贷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