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许多公司成功突破传统枷锁推出不少颠覆性技术,为我们的客户带来了可分享全球科技发展盛宴的机会。在这些公司当中,除了苹果、谷歌、亚马逊等投资者耳熟能详、近年来一直引领股市飚涨的科技巨擘,还包括Skype、戴尔、Space-X、Spotify和优步等多家表现亮丽的非上市公司1。无论是上市还是非上市、大公司还是小企业,科技公司预计都将继续为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和媒体等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回顾过去20年,单是美国科技公司创造的收入就已增长十倍之多2。科技在零售、医疗健康、汽车和金融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是推动收入激增的主要来源。现今,科技发展已成为驱使所有这些行业实现增长目标的关键。与此同时,互联网在发达世界高度普及,「物联网」正在将电视、恒温器以至汽车等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在一起。

科技竞赛:从矽谷到中国
过去,加州矽谷企业曾经一度是科技支出迅猛增长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随着中国科技行业快速崛兴,矽谷正在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中国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从2012年的14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1,200亿美元9。
去年,中国共有34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从医疗健康到共享单车,中国公司一方面借鉴和改进国外科技的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除了初创企业,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龙头科技公司也同样取得了惊人增长。
科技创新无处不在
在摩根大通近期的一篇报告中,我们着重探讨了科技对医疗健康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诊断技术、基因组学、纳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基因测序和区块链病历存储等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医疗领域成功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靠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超级电脑处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加上企业与政府研究中心加强紧密合作达到互联互通发挥的作用。
在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和数码支付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模式。在工业领域,无人机和机器人已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有助营运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科技进步也会对汽车行业带来具颠覆性的改革。未来的汽车有望实现自动驾驶、车车通信以及电力或混合动力驱动。移动应用程式有望推出共享汽车服务,用户将无需花费巨资购买汽车。在不远的将来,上班一族有望悠闲地坐在共享汽车中观赏娱乐节目,又或与地球另一端的同事举行视频会议。为了让这一切变成现实,未来的汽车需要运用新一代微处理器、摄像头、传感器、网络和显示器,方可生成、分析、共享和处理不断急剧增长的海量数据。
此外,先进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巨额的「数码公路」投资支持,其中包括蜂窝基站、光纤电缆、手机网络、数据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将会成为推动数码化革命的重要支柱,为不同联网设备之间海量数据的无缝传输创造有利条件。
软件和数码化已成大势所趋
软件是引领科技改变生活的主导力量。科技在医疗健康、媒体及其他非科技行业得以快速渗透,很大程度上依赖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改革创新和软件的广泛应用。
诚然,软件已成为大多数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论是企业运营、进程管理、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数据管理等多个业务功能均已逐渐迈向数码化。鉴于企业管理者需要依赖软件来提高公司效率,因此他们更加积极地推动公司各个运营环节向数码化转型。
此外,以软件驱动的云端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在范围更广阔的云端网络中存储、处理和共享个人电脑和本地网络中的数据。这项技术正在快速成为当前最具规模的全球市场之一。
2019年,预期软件业务将可为投资者带来22%的净利润率,几乎是标普500指数回报率的两倍10。
此外,软件公司逐渐转向经常性收入模式(即订阅付费或按用量付费)以创造更容易预测、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软件公司的上市时间也逐渐推迟,很多非上市科技公司选择通过私募和风险投资渠道获取资金。在此趋势下,早期和后期投资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资模式,软件公司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目前,全世界共有约85,000家软件公司,其中仅有约3%为上市公司11。这些非上市公司正在快速成长,其中一些更已成为估值高达1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网络安全备受关注
随着联网设备日益普及,人们对互联网接入、数据安全和云端的依赖性逐步加强,用户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也相应增大。据Cyber Security Ventures预测,2021年网络犯罪将导致全世界造成高达6万亿美元的损失,较2016年增长一倍。网络犯罪损失激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网络攻击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丢失5万条记录以上)同比增加28%14。

随着市场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加,网络安全领域有望迎来庞大的投资机会。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网络安全产业仅有寥寥数家公司提供基本防病毒软件产品。时至今日,网络安全市场的潜在规模已约达540亿美元,不少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的公司应运而生(请参阅左下表:网络安全市场细分)。
除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也逐渐受到市场的高度重视。摩根大通全球投资机会团队在最近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指出,随着市场日益关注数据隐私问题,致力保护消费者隐私的软件公司有望获得可观收益,尤其是在数据隐私违规成本逐渐上升的背景下。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软件和信息科技服务提供商,尤其是致力于身份盗窃和数据接入管控等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的服务提供商有望从中受益。
科技行业仍蕴藏不少机会
尽管近期金融市场波动不休,科技公司股价普遍下跌,但科技行业的未来前景依然向好。科技板块的长期高速增长潜力、普罗大众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数码化变革以及科技在各行各业快速渗透,均有望为科技公司及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科技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可能蕴含着不少投资机会。相对于公开市场,私募投资的时间跨度较长,波动性较小。此外,私募市场中一些规模细小的公司还有望实现一些或很多最具创意的技术突破。当然,科技市场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投资者亦需面对不少艰巨挑战,我们建议投资者通过主动管理策略为投资组合布局。
估值及前景
为了准确评估科技板块估值,我们需要对科技板块的增长潜力与股价进行比较:
- 科技公司一直是驱动标普500指数盈利增长的最大动力。科技板块对标普500指数总体盈利增长的贡献比例,从2007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40%。
- 科技板块正在从周期性转向成长性,盈利质量不断提升,销售增长的波动性持续下降,软件公司逐步转向订阅付费模式。
- 充沛的现金余额不仅能够为估值提供安全边际,还可用于新项目投资和股票回购。
- 科技投资占美国固定投资比重从1965年的10%大幅增至目前的28%,未来这一趋势仍有望继续15。
- 科技板块的利润率(22%)是大盘指数的两倍(11%)。三个信息科技子板块的利润率均跻身于标普500所有板块前四位,其中半导体板块的利润率为31%,软件服务板块为22%,科技硬件为20%16。
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以及科技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余额充沛等防御性特点,我们依然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前景。
2 科技和科技赋能行业的年收入从1999年约1万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约10万亿美元。数据来源:Capital IQ、Gartner、华尔街研究、美国经济分析局、世界银行和Silver Lake Partners,2017年12月。
3 思科可视化网络指数完整流量预测(2017–2022年),2018年11月。
4《尼尔森互联网受众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
5《思科全球云端指数:预测和方法》,2015–2020年。
6 资料来源:Gartner、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2月。
7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码全球化:全球流量新时代》,2018年2月
8《Gartner 2018年及未来十大战略预测》,Kasey Panetta,2017年10月3日。
9「中国科技行业正在走向国有化」,彭博,2018年4月12日。
10 FactSet,2018年10月。
11 Gartner,2017年10月。
12 Gartner,2017年2月。
13 Gartner咨询公司。
14 Gemalto和隐私权信息交流中心数据,2018年。
15 美国经济分析局、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2018年10月。
16 FactSet,2018年10月。